招生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学院介绍 | 法学院,养浩然正气,铸法政精魂!

作者:东莞城市学院招生办公室浏览次数:1183发布时间:2024-04-26 13:27:34

东莞城市学院


法学院

  养浩然正气铸法政精魂   


01  学院概况   

法学院成立于2005年,现有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开设涉外法治人才创新班,在院学生2267人。建有超大城市法治研究中心、乡村振兴法治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等科研与服务机构。法学院是广东省多个学科专业学会、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

法学院建有智慧模拟法庭、社会工作实训室、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实训室(CATI)等专业实训场所。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一体化、分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与法律、社工、政府机构共建有30余个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东莞市第一、二、三人民法院、东莞市律师协会、东莞市社会工作协会是法学院的战略合作伙伴单位;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是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共建的“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

法学院以“养浩然正气,铸法政精魂”为院训,培养德才兼备、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熟练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


02  学院专业   

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明法笃行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法学、社会学、公共管理专业等基础知识,具备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优质高效法律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精神和人文素质,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司企业胜任法律实务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校内高水平教师和校外实务导师为依托,基于法律援助站和“超大城市法治研究中心”等服务和应用研究平台,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思维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对接学科专业前沿,以民商经济法、涉外法务、企业合规人才为重点培养方向,开设有相应的特色课程,培养“明德崇法、笃行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

就业前景:毕业后可在法检系统、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领域胜任法律实务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社会工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具备较好的社会、心理、法律等基础知识,具有人际沟通、问题解决、专业服务、团队协作等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社会责任、诚实守信等素质,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社会治理和社会福利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基于社会工作实践基地及社会工作协会两个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工作行业协会、社会工作机构等主体合作,实施校社、校政社等产教协同,推进师资联合、资源整合、产学结合与价值融合,构建“以两个平台为基础,五步同行”的协同育人模式。

就业前景: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社会治理和社会福利管理等相关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系统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行政管理基础知识,公共管理学科的思维理解能力、计划能力、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专业方面能力,良好的行政管理专业素质,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胜任行政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旨在适应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规划,培养具备行政管理专业素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与寮步镇政府信访办、寮步镇政务服务中心等单位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与万江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为学生的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内学习和课堂外实践提供保障。在人才培养方面将具有科教结合、教学互动、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的特色。

就业前景: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胜任行政管理及相关工作。

03   师资队伍   

法学院现有教师7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8人、中级职称42人;博士12人、在读博士11人;40%为“双师双能型”教师;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许身健教授担任法学院学科带头人,聘请政府、法律、社工机构等专家、业师20多人为客座教授,建立了一支人才数量满足、结构梯次合理、专业素质高的专任教师队伍。


04  学院优势   

理论与实践并重,协同教学助力人才培养

学院构建“一体化、分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访企拓岗,与法律、社工、政府机构共建有30多个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与寮步人民法庭、北京盈科(东莞)律师事务所、华商(深圳)律师事务所、广东启盟律师事务所、社工机构等10多家单位合作,签订校地共建协议;同一大批实务专家开展协同教学,实现专业教育“双师同堂”,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2 服务社会治理基层,地方与高校双向赋能

依托“超大城市法治研究中心”“乡村振兴法治学院”,开展校地融合,赋能村镇,助力“百千万工程”;建立东莞首家“高校法律援助站”,开设《调解实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红专精”志愿服务项目设计》等公益课程,以专业知识服务地方基层治理,为政府决策咨政建言,赢得了较好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

多方联动协同狠抓学风,育人成效显著

学院深化“党建引领,与法同行”品牌建设,强化思政元素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引领,通过“党建+”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文化浸润的三维环节中推进思政育人成效。要求严格,狠抓学风,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务实肯干”。

—— 东莞城市学院出品 ——

素材来源 | 东莞城市学院法学院


编辑 | 易铭坚
校对 | 易铭坚 卢永康 吴锦鹏
审核 | 卢永康 何钊威 陈晓萍





在线留言,获取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