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市学院2025年华侨港澳台联招术科考核合格名单
根据《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及我校2025年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规定,经我校对艺术类考生作品进行考核,现将考核通过名单公示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学生姓名 性别 考生号 报考专业 评审意见 1 邓泽权 男 010110068 音乐表演(器乐方向) 合格 2 邓泽权 男 010110068 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合格 3 孔德祥 男 040310021 音乐表演(器乐方向) 合格 4 孔德祥 男 040310021 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合格 5 俞佳彤 女 010310008 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合格 6 翁嘉铭 男 050110532 数字媒体艺术 合格 7 黎明曦 男 040210047 数字媒体艺术 合格 8 张骏 男 040113148 音乐表演(器乐方向) 合格 9 李泳宜 女 040110165 数字媒体艺术 合格 特此公示。 公示时间:2024年6月21日至6月27日 联系人:梁老师 联系电话:15625830939 东莞城市学院 国际交流合作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2025年6月21日
06/22 2025
【重要通知】2025年专升本考生档案材料邮寄地址及联系方式
各位2025年专升本学生: 为保证2025年专升本考生档案材料接收工作顺利开展,专升本档案接收工作由我校各学院负责,档案将要求于2025年9月1-30日期间寄送,暑假期间一律不签收,避免丢失,造成不良影响。谢谢! 根据《关于印发邮政机要通信寄递范围的通知》(国邮发(2010)158),机要通信服务对象的第十类“编号22教育”的规定,我校无法接收机要文件。请务必采用EMS形式转递! 档案材料邮寄地址及联系方式如下:
06/04 2025
东莞城市学院2025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招生计划数及艺术类考核要求
东莞城市学院发布 2025年联合招收华侨 港澳台学生招生计划数及考核要求 各位考生请查收 艺术类考核要求 东莞城市学院2025年全国联招 音乐表演专业术科考核要求 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 东莞城市学院2025年全国联招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术科考核要求 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 东莞城市学院2025年全国联招 产品设计专业术科考核要求 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
05/20 2025
关于做好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普通专升本招生录取工作(含三二分段转段考核、退役大学生士兵免文化课考试,下同)将于5月20日至30日进行。为做好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录取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加强安全保密。录取期间,各招生院校要组织专门力量确保录取网络的安全、畅通,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和值班制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实时监控,确保录取系统(数据)的绝对安全。首次登录录取系统时,请及时更改登录密码。各招生高校要妥善保管好登录系统的密码,指定专人负责,一旦遗失或泄露应立即报告省招生办公室。 (四)各招生高校要选派政策水平高、纪律性强、作风严谨、工作能力强且没有直系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参加本年度高校普通专升本招生录取的干部和教师,到本校录取现场参与录取工作。加强对招生工作人员风险防范培训和教育,做好录取工作业务培训。录取期间,各招生院校须指定一名联络员,专门负责与省招生办公室联络,协助做好录取工作。 二、精心组织实施 (一)远程网上录取工作依托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网上录取系统进行,各招生院校凭省招生办公室发放的用户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按招生流程和系统要求规范使用。系统安装包和使用说明下载网址为:https://pg.eeagd.edu.cn/zsblqyx2025。 (三)普通专升本提前批、普通批、建档立卡批按照《关于公布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的通知》(粤招办普〔2025〕18号)公布的分考生类别(职教师资、建档立卡考生、普通考生)、分专业基础课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以及学校调整后的招生计划数,以四科总分由高分到低分按院校专业组计划1:1比例投档,由招生院校择优录取。退役大学生士兵不划定最低分数线,按综合考查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院校专业组计划1:1比例投档,由招生院校择优录取。 (五)省招生办根据粤招办〔2024〕50号、粤招办普〔2024〕51号、粤招办普〔2024〕52号和粤招办普〔2025〕18号的要求,以及各招生院校的招生简章和考生上传的资料,对院校提交的拟录取和拟退档考生名单进行复核。对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予以审核备案,对认为不合理录取和不合理退档的,退回院校复议。院校对省招生办退回的复议名单再次审阅,并确定拟录取、拟退档名单后,提交省招生办审核;根据扩大院校办学自主权的需要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对院校不合理拟退档考生,省招生办退回院校复议,但退回复议不超过2次。退档考生的善后处理由院校负责。 (七)拟录取考生名单经省招生办审核通过后,省招生办根据核准后的录取考生数据生成具有“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录取专用章”及领导签章的电子版新生名册,并通过录取系统发送给各招生院校。招生院校根据省招生办公室审核通过的新生录取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并加盖本校校章后,通过邮政特快专递直接寄送至被录取考生。 三、其他 (一)录取前,各招生院校要全面排查各环节安全隐患,对存在影响远程网上录取的网络和系统漏洞,要及时更换、及时排除,确保网络安全通畅。普通专升本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设备及环境要求如下:计算机操作系统WIN7或以上版本,内存4G或以上,并能连接互联网。登录系统时,不允许通过代理服务器联网访问。要注意计算机的个人防火墙或其他安全系统的设置,确保招生录取系统网址在受信任站点列表中。
05/17 2025
我校网络电视台开播
5月8日,东莞城市学院网络电视台开播仪式暨融媒体学生社团党支部党建共建仪式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东莞日报执行副总编张洪波、摄影视觉部主任张村城、摄影视觉部主管蓝业佐,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主任、东莞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香雪萍,浮竹山村第二党支部书记叶培新、支部委员叶桂海等受邀出席。我校校长李振华,党委书记章德胜,执行校长方伟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海冬,科研部部长杨勇虎,后勤保卫部部长段妍君、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冯江博,组织(统战)部部长陈东汉,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品牌联络员,品牌与招生部全体成员,大学生融媒体中心成员参加仪式网络电视台开播,标志着学校在融媒体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活动伊始,李振华校长宣读,东莞城市学院网络电视台正式成立文件。 李振华校长同时还为去年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得者颁发证书。 东莞城市学院执行校长方伟华作“网络电视台”发展报告。他指出,在视频化时代,学校成立网络电视台意义重大,其能记录活动、储存影像资料,解决学校宣传存在的问题。东莞城市学院网络电视台是广东省首家高校网络电视台,以“弘扬校园文化、彰显办学特色 、讲好城院人故事、传播城院好声音”为理念,下设四个中心,目前已形成“1网5端”全媒体宣传矩阵。同时,网络电视台还与东莞日报“东莞图库”合作,未来将通过加强共建、邀请专家指导、结合专业教学、按高标准建设栏目等方式发展,以此推动学校宣传与人才培养,助力大湾区文化传承与传播。 网络电视台编导中心冯勉老师做表态发言,她表示未来平台将以数字化传播赋能学校招生宣传与品牌建设,构建起立体化数字档案留存城院发展印记;同时她承诺将带领团队一年内将视频数量提升至1000个,打造“湾区高校融媒体创新标杆”,并且联合相关专业建立全流程工作机制、联动多部门扩大素材来源,引入AIGC技术及AI剪辑、数字人等工具提升制作效率与视觉创新,力求传递学校创新精神,讲好城院故事。 “东莞图库”是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搭建的视觉数字资产管理平台,为使网络电视台的搭建更加的专业化、全面化、系统化,我校通过与东莞日报传媒集团携手共建东莞图库——东莞城市学院工作站。东莞日报执行副总编张洪波、东莞城市学院执行校长方伟华代表两家单位,共同签署“东莞图库-东莞城市学院工作站”合作协议。 网络电视台的搭建,凝聚着城院人“敢为教育先”的魄力,每一帧画面都是“讲好城院故事”的真诚注脚,每一次传播都是“弘扬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为此,我校校领导以及校外嘉宾共同上台为网络电视台开播! 党建共建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凝聚合力、服务大局的重要举措。我校融媒体学生社团党支部与东莞粤剧发展中心党支部、浮竹山村第二党支部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 党建引领,志愿先行。为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东莞城市学院融媒体学生社团党支部正式成立“先锋志愿服务队”。东莞城市学院组织(统战)部副部长、机关党总支书记陈东汉为融媒体学生社团党支部“先锋志愿服务队”授旗,融媒体学生社团党支部先锋志愿服务队队长聂振明接旗。 除此之外,东莞粤剧发展中心“粤剧进校园”,粤剧教师叶志鹏老师和粤剧发展中心的老师们带来,经典粤剧的赏析。 东莞城市学院网络电视台的正式开播,开启了校社协同、党建引领下的融媒创新实践新篇章。立足东莞,辐射粤港澳,这一平台的新启航不仅是高校媒体融合的里程碑,更是大湾区文化传播与教育创新的强劲动力。未来,它将以“讲好城院故事”为起点,肩负传承岭南文脉、联通湾区资源的使命,在数字化浪潮中持续输出创新能量,为地方发展与文化自信增添澎湃动能,让世界听见更具活力的“湾区声音”。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陈晓萍 终审:叶云峰)
05/11 2025
“四维融合”赋能红色育人实践创新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东莞作为东江纵队精神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东莞城市学院既传承本土红色基因,又回应青年学生对精神成长的需求,将精神谱系融入思政教育,通过系统学习 “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改革开放精神” 等伟大精神,推动精神谱系教育从 “入脑” 到 “入心” 再到 “入行”,打造出“本土化挖掘-时代化表达-青年化传播”的思政创新范式,构建了“大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精神动力。 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和新举措,将红色文化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开展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其中开展了多期党建工作坊,通过分析创作背景、重现历史情景、演绎革命故事等方式,用艺术的形式生动展现作品中所蕴含的党史故事和革命精神,上好“文艺党课”,将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课堂。如新传媒与艺术学院的音乐舞蹈类课程,教师通过编创红色主题歌舞,引导学生感受革命精神,这些作品在校园文艺汇演中精彩呈现,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师生们还多次受邀参加东纵联大“红色印记 青春之声”校歌校训展示活动、“东江红韵 纵情讴歌”纪念东江纵队成立80周年专场活动等专题展演。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新传媒与艺术学院联合指导的《诗颂百年风华》节目获得广东省民办高校红色经典主题诵读展演活动二等奖,深受好评。把课程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育人阵地,学生们不仅深刻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更在实践中锤炼了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实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创新。 以 “大思政课”建设为契机,创新构建 “专题讲座(学) + 文物讲解(讲) + 学生宣讲(传)+征文创作(创)” 四位一体的活动矩阵,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育人资源。 传: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微党课大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运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里的先进典型和生动鲜活的事例,鼓舞激励全校师生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也生动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党员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引起了广大师生党员的共鸣。 三、实践育人:三圈协同深化知行转化 校园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东江铁流,南粤旌旗——东江纵队史实流动图片展”已连续四年走进学校,把参观图片展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与新生军训、入学教育结合起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 场馆圈:建立“1+N”实践基地网络。与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深入合作,作为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首个馆校共建单位,双方共同打造红色教育基地,还与东莞海战博物馆、虎门大桥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合,定期组织师生参观学习,开展红色主题活动,深化资源共享,推动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学习格局,打造红色文化校园。 东莞城市学院以 “四维融合”体系为支点,书写了新时代精神谱系传承的青春答卷。学校围绕“思政育人”工作体系,构建起 “课程-活动-实践-环境”育人矩阵,这种“理论+ 实践+传播+浸润” 的全链条育人模式,不仅实现了红色基因的 “体内循环”,更将育人场域延伸至粤港澳大湾区,推动 “东纵精神” 成为大湾区青年共同的精神标识,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使命担当。
05/10 2025
台湾师生 欢迎你们!
5月7日,2025年莞台短期学生交流项目开营仪式暨海峡两岸数字艺术教育创新与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东莞城市学院举行。东莞市寮步镇台商协会会长杨濬凉,台湾佛光大学国际暨两岸事务处国际长陈尚懋、两岸交流中心主任叶毅均、管理学系教师李铭章、佛教学系助理陈李华玲等出席仪式。 我校校长李振华,执行校长方伟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海冬,副校长康贤刚,校长助理、国际交流合作部部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赵书山,创意设计学院院长何帅等一行代表参加开营仪式。本次活动由东莞市寮步镇人民政府、东莞城市学院、台湾佛光大学、广东省社科联岭南文化数字化研究中心、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数字创意专委会主办,由东莞城市学院创意设计学院、东莞城市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东莞市台商投资协会寮步分会承办。研讨会由我校执行校长方伟华主持。 东莞城市学院校长李振华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对台湾佛光大学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等。他表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数字艺术创新教育领域的一次盛会,更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推动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重要契机,期望两校在此次的交流活动中能加深合作,取得丰富成果。 东莞市寮步镇台商协会会长杨濬凉致辞,他表示此次的研学交流活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希望佛光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在此次研学活动中多学习、多提问、多交流,同时他也鼓励台湾青年来东莞学习与就业。 台湾佛光大学国际长陈尚懋致辞,他首先介绍了佛光大学的办学规模、历史沿革、教学理念等方面。他希望同学们能把握这次七天的研学交流机会,增进两岸之间的了解,促进两岸之间的交流。 在主题报告环节,创意设计学院院长何帅介绍了学院的教师团队、专业建设、学科特色教学成果等方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宇详细介绍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情况。 副教授田忠和分享了《从复合媒材探讨 「虚与实」表现之创作研究》的创作心得。 本次研学活动为期7天,佛光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将先后参观东莞、广州、深圳当地特色的企业及文化景点,包括东莞徐福记企业、松湖智谷、人力资源产业园、东莞行政中心广场、寮步西溪古村落、沉香博物馆、陈家祠、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塔、深圳改革开放博物馆、深圳湾公园等。 此次研讨会以学术研讨凝聚智慧,搭建起海峡两岸交流的桥梁,为推动两岸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新的思路。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何帅 终审:叶云峰)
05/10 2025
102名师生将代表学校出征广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
近日,东莞城市学院广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出征动员会在行政楼112举行。参加本次出征动员会的有校长李振华,学校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冯江博,教务部副部长(主持工作)鞠晓红,通识教育学院院长王锦锋,通识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周晓鹏,全体参赛教练员和运动员及通识教育学院相关人员,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通识教育学院院长王锦锋主持本次动员会。 通识教育学院公共体育第一教研室主任、男子篮球队教练钱丽娜详细汇报了本届大运会的参赛筹备情况:我校代表团将参与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6大项目的角逐。她提到,各队伍自年初起便进入高强度备战,平均每日训练时长超过4小时,部分队伍每周训练达6天,通过科学训练计划与个性化指导,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显著提升,充分展现了“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的城院体育精神。 我校乒乓球队教练梁小龙作为教练员代表发言。他郑重承诺,全体教练员将以“耐心、细心、爱心、热心、称心”的“五心”理念投入工作,坚持科学训练与创新方法,挖掘运动员潜能,力争在赛场上实现突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定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为学校荣誉全力以赴!” 我校女子排球队队员郭诗淇作为运动员代表发言。她回顾了在训练中咬牙坚持的日夜,以“女排精神”激励队友:“无论对手多强,我们永不言败!团结协作是我们的武器,为校争光是我们的使命!”她带领全体运动员宣誓,承诺严格遵守赛事规则,尊重裁判与对手,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用拼搏与汗水书写青春篇章。 校长李振华在动员讲话中回顾了学校体育的辉煌历史——从女子跳远勇夺金牌、乒乓球队混双摘银到男篮连续两届跻身省赛前三,多项球类项目屡创佳绩。他寄语运动员:“大运会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锤炼品格的课堂。希望你们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去挑战极限,以优雅风度赢得尊重,为城院续写新的传奇!”同时,他要求教练团队科学统筹训练计划,保障队员身心健康,并强调学校将全力做好后勤支持,确保队伍顺利出行、荣耀凯旋。 动员会最后进入宣誓环节,全体教练员、运动员在李振华校长的领誓下庄严承诺:“以规则为尺,恪守公平竞赛;以拼搏为剑,勇攀竞技高峰;以友谊为桥,共绘青春画卷!”誓言铿锵,回荡全场。 2025年5月,东莞城市学院运动健儿将奔赴赛场,与全省140余所高校,2万余名运动员同台竞技,期待他们以“拼搏、协作、文明、超越”的精神风貌,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让城院旗帜在南粤大运舞台上,高高飘扬! (一审:贾莘 二审:黄璀 三审:周晓鹏 终审:叶云峰)
05/10 2025
在线留言,获取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