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4号)并经教育部核准,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报名 (一)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注1)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以下简称全国联招): 1.港澳地区考生,具有①《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和②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 2.台湾地区考生,具有①《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和②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3.华侨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注2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注3,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即2023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注3。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注4、5年内注5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注6,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即2020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注6的,也可参加报名。 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二)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得报名参加全国联招考试。 (三)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为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其中3月1日至15日为网上报名时间,3月11日至31日为报名确认时间。 (四)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和报名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港澳台考生实行网上报名确认,华侨考生实行现场报名确认。 1.网上报名(包括所有考生) (1)网报入口:全国联招管理系统考生端(以下简称报名系统),网址:http://www.eeagd.edu.cn/lzks/。 (2)网报流程:注册——输入报考信息并上传材料——上传照片——缴付报考费(仅限内地考区,550元人民币/人)——预约现场确认时间(仅限华侨考生)——提交报名确认。报考费一旦缴交,恕不退还。 (3)考生应上传个人证件正反面照片,所持有证件须在有效期内。 (4)考生应提供其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的证明材料。应届高中毕业生须上传毕业中学开具的毕业证明及高一到高三上学期的成绩单正本。往届生须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中三年成绩单正本。持国外学历的考生须同时上传我国驻外使(领)馆对其学历证明材料所做的认证书或外国附加证明书(中文版,须注明是否学历教育)注7。 (5)持港澳地区学历的港澳台考生须在毕业中学所在地报考。 2.网上报名确认(仅限港澳台考生) 港澳台考生实行网上报名确认,由各考区负责确认在本考区考试的港澳台考生报名资格。考生应及时登录报名系统查看确认结果,确认不通过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有关信息并再次提交,逾期不再受理。选择在香港、澳门参加考试且报名确认通过的考生须按报名点要求按时缴交报考费,否则不予参加考试。 3.现场确认报名(仅限华侨考生) 华侨考生实行现场确认报名,由广东考区报名点(暨南大学)负责。考生在现场确认报名时须向报名点提交以下报名资料,所有提交的资料需为正本,其中应届生毕业证明、成绩单、国外学历及华侨居留权认证书或附加证明书须留下备查。①与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法律关系的证明文书(如考生父母均已离世,需出具考生父母华侨身份证明、死亡证明等相关法律材料);②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本人及其父母一方获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认证书或由住在国出具的相关附加证明书(中文版,须注明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时间及两年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注7、或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认证书或附加证明书(中文版,须注明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的连续时间及5年以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注7;③考生本人及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④网报时提交的学历证明材料原件。若定居在尚未与我国建交国家,须出示同我国和其定居国均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使(领)馆办理的居留权认证,和我国驻第三国的使(领)馆开具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取得居留权的时间)。 考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到报名点现场确认报名的,须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报名点同意后方可委托亲属代理确认,确认时应出示考生身份证件、代理人身份证件、考生亲笔签署的委托书及考生报名材料。每位代理人只能为一名考生办理确认手续。 (五)各考区报名确认负责机构及联系方式 1.北京:北京教育考试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政编码:100083,电话010-89193989转1)。 2.上海: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民星路465号,邮政编码:200433,电话021-35367070)。 3.浙江: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蔷薇弄6号,邮政编码:310012,电话:0571-96399)。 4.福建: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北环中路59号,邮政编码:350003,联系电话0591-86215828)。 5.广东: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邮政编码:510632,电话020-85220130)。 6.香港: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地址:香港九龙新蒲岗爵禄街17号,电话00852-36288787)。 7.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地址:澳门约翰四世大马路7—9号一楼,电话00853-28555533)。 二、报名资格审核 (一)报名结束后,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包括身份审核、学历审核及华侨考生的出入境记录审核。持内地(祖国大陆)学历的考生信息,由考生毕业中学所在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学历查验。 (二)联招办对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后,在网站公示审核通过的考生名单,公示信息包括考生的姓名、性别、资格类别等。通过报名资格审核并经公示的考生方可参加联招考试。公示后被举报查实资格造假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和录取,已参加考试的取消考试成绩,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三、考试 (一)考试科目 理工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文史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每科满分为150分,每个考试类别满分为750分。 考试内容和要求参见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理科、文科)考试大纲(第3版)》。 (二)考试时间 5月17日(周六): 9:00-11:30 中文 13:30-15:30 英语 5月18日(周日): 9:00-11:00 数学 13:00-15:00 物理、历史 16:00-18:00 化学、地理 (三)考试地点 全国联招分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和澳门七个考区,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选定考试地点后不得再修改。 (四)答题方式 全国联招考试实行计算机网上辅助阅卷。考生在考试时必须按规定在专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答题,在指定区域外答题不予计分。 (五)其他事项 1.全国联招不组织体育类、艺术类统考。报考高校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术科考试,术科考试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由有关高校确定,考生应尽早与拟报考的高校联系。 2.准考证约考前五天起可在报名系统下载打印。 四、志愿填报 (一)6月中旬公布考试成绩,6月下旬网上填报志愿。 (二)填报志愿前,考生应在报名系统首页认真阅读招生专业目录,了解高校基本情况、招生专业、收费标准、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原则及其他注意事项。 (三)志愿填报采取平行志愿方式。考生可填报10所高校本科志愿,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是否服从调剂选项;报考预科的考生可填报5个高校预科志愿。 (四)填报志愿时,同一批次同一院校,考生可同时兼报普通类专业和体育类、艺术类专业。 (五)体育类、艺术类术科考试不合格或未参加术科考试的考生,不得填报相应的体育类、艺术类专业。 五、录取 (一)7月初组织录取工作。录取工作实施网上录取,分为本科和预科两个批次,按照“先本科、后预科”的顺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二)高校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志愿及本校招生计划、录取要求,在联招办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择优录取新生。高校须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联招办核准后办理录取手续,向考生寄送加盖本校公章的新生录取通知书。 (三)被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须在当年7月15日至9月30日登录报名系统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三下学期的成绩单。高中毕业证书(证明)核验作为入学后新生复查的内容,由高校按有关规定进行。 六、新生报到 考生凭录取通知书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到校办理报到等手续。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同校同专业学生相同。新生入学后,根据高校有关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和新生入学复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商转其他专业。录取就读预科的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后须参加录取高校组织的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七、违规处理 在联招报名、考试等环节出现违规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处理。 八、其他 (一)考生可在报名系统查询考试成绩和录取情况,下载电子成绩证书。可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https://www.gatzs.com.cn)上查询有关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及高校信息。 (二)学生在校期间,高校按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进行管理。学生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享受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高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同等待遇。 (三)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由高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四)具体报名、打印准考证、公布成绩、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请留意联招办和报考点公告。 注释: 注1:须在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高级中等学校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非学历教育经历不符合报名条件。 注2:指连续的两个自然年内。 注3:1个月按30天计算,不少于18个月即不少于540天。 注4:一般情况下,具有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者,在遵守当地法律前提下,无须每年签证,可以凭权证多次自由出入居住国,也没有时间限制,不用去移民局更新或者延长手续。而合法居留资格,则是有有效期的,有效期满后必须到移民局办理延长手续才可以继续居留。居留期限是判断是否为长期居留权或永久居留权的主要依据。如“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签证是10年有效期签证,应属于合法居留资格。 注5:指连续的五个自然年内。 注6:1个月按30天计算,不少于30个月即不少于900天。 注7:根据海牙《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考生获得的外国居留权证明、外国学历等文书材料,须出具由海牙公约缔约国(印度除外)主管机关签发的附加证明书,如缔约国为印度或非海牙公约缔约国,则须提供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认证书。
01/16 2025
他们,是优秀教师‼️
今天 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我们要向那些 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老师们 致以最深的敬意!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浇灌着学生的心田 点亮了学生的未来 接下来 请跟随小薇的脚步一起来看一下 城院的优秀教师们吧! 优秀教师 张敏强 作为教师,我始终将“以学生为中心”的初心熔铸于教学点滴。我深谙学生特质,巧用“课前秀”激活课堂氛围,借趣味小游戏拉近距离,以鲜活案例教学、智能AI辅助打破传统课堂边界,让知识传递更具温度与活力;我视学生为栋梁,耐心倾听学生期待,悉心解答生涯困惑——既是拆解专业难题的师长,也是指引人生方向的益友。从学生考研上岸的捷报,到职场崭露头角的喜讯,无不印证着他“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的育人理念。 躬耕教坛终不悔,润物无声沁人心。我以满腔热爱与长久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师者的责任与担当。 优秀教师 陈孔艳 九月的风轻轻送来了桂花的甜香,也悄然带来了属于教师的节日。作为一名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育工作者,我内心充满了无尽的荣幸与自豪。教师的幸福藏在细节里:课堂上,学生们的认真听讲与积极互动;学科竞赛现场,当看到自己指导的学生捧起奖杯时,那份难以言表的激动与喜悦;毕业多年的学生突然发来的一句“老师,我还记得您说的话”。未来的日子里,我愿继续秉持初心,以心为烛,用知识的火光去照亮更多学子追逐梦想的路。衷心祝愿所有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亲爱的同行们,教师节快乐! 优秀教师 曹丽娟 值此教师节,作为东莞城市学院优秀教师代表,我既倍感荣幸,更深知这份荣誉承载着学校对教学创新的鼓励、对人才培养的期许。在城院任职10多年以来,我始终以学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为指引:从“依托省校级教科研项目探索教学改革,斩获广东省在线教学优秀案例等多个省校级教学荣誉”;到带领团队以赛促学,指导学生拿下多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孵化专利与软著成果——每一次突破,都是学校育人平台赋能的结果。未来,我将继续立足学院特色,紧跟学校发展步伐,把更多教学成果转化为育人实效,为学校培养更多电子信息领域实干人才! 优秀教师 刘建 在教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我深切体会到“教书育人”与“助人自助”的内在契合。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的引导与人格的塑造。社会工作强调尊重、关怀与赋能,而教师同样需要以耐心、智慧和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引导他们成长为有专业素养与社会担当的人才。教师的使命,是点亮青年心中的灯火,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以爱与专业回应社会的需要。 优秀教师 黄燕丽 站在又一个教师节的晨光里,心中涌起的依旧是感恩与欣慰。时光荏苒,从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到如今看到自己很多学生也站上讲台成为别人的老师,我始终铭记着学生们给予我的肯定与信任。十余载讲台路,最珍贵的从不是 “优秀教师” 这个头衔,而是看到学生们眼里点亮的求知星光,是收到那句“老师,我很喜欢您的课” 的信赖,是见证一届又一届学生从校园走向更广阔的人生天地。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传授,而是一场双向的奔赴。未来我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与学生们同频共进,共同成长。 优秀教师 俞敏 十五年前初登讲台,满怀憧憬又心怀忐忑。是孩子们清澈的目光给予我力量,是同事们并肩的支持让我坚定。无数与教案相伴的深夜,让我体会到“教师”二字的重量。教育是温暖的坚守,不止于传授知识,更是心灵的碰撞与生命的彼此成就。感谢这份职业,让我参与无数成长的旅程,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愿我们继续以热爱点燃热爱,以智慧启迪智慧。祝各位同仁教师节快乐!愿我们始终初心不忘,脚步不停! 优秀教师 罗勇 教育无小事,处处皆课堂。我始终坚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用发现的眼光捕捉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以真诚的关怀搭建信任的桥梁,让教育既有理性的深度,又有人文的温度。通过项目式学习、跨学科研讨等实践,我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他们的社会担当意识。我们城院的学生就像是播下去的种子,洒下了多少的汗水和心血,就能绽放多少的灿烂的花朵,收获多少的丰硕果实。我愿做学生青春岁月里的一盏灯,既照亮他们求知的路径,也温暖他们心灵的角落。 优秀教师 李清霞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属于老师们的节日。教师,是三尺讲台上的坚守者,是青春岁月里的同行人。在东莞城市学院,老师们用热情点燃课堂,用真心陪伴成长,用智慧为学生撑起一片梦想的天空。每一次循循善诱,都是爱的传递;每一次谆谆教诲,都是希望的种子。今天,让我们一起向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致敬:教师节快乐,您辛苦了! 优秀教师 贾瑶 教师节,不只是鲜花与掌声,更是对大学使命的再次确认。作为一名教师,我甘愿做一座桥,让学生带着好奇走来,揣着能力离开;也愿做一盏灯,照亮他们探寻未知的勇气。教学相长,亦师亦友,感谢并肩的伙伴,也感谢每一届学生用好奇和勇气,不断为我按下“刷新键"。值此佳节,祝所有老师桃李芬芳,初心常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光芒留在学生眼睛里。教师节快乐! 优秀教师 邝富强 作为教师,讲台是起点,更是使命。这些年我深切感悟,教育不止是知识传递,更是心灵对话与成长见证。它是门需耐心的艺术,每个学生都是独特个体,我们要以包容理解、真诚激励、细致关怀伴其成长,这亦是价值塑造与人格培养的过程。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幸参与学生的生命旅程。讲台上,“教”是技巧与方法,“育”是责任与信念。未来路遥,我会坚守初心,在教学中探索创新,为学生点亮更多可能。愿与同仁携手,共赴美好教育明天! 优秀教师 刘娜 教师节至,谨以最诚挚的心意,向每一位耕耘在三尺讲台的老师们致以崇高敬意与温暖祝福。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我们以知识为舟,以仁爱为桨,在岁月的长河中摆渡希望,点亮未来。愿我们始终怀揣理想,以热忱守护初心,用专业引领成长。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书写不平凡的使命。 优秀教师 张小玲 教师节又来临了,转眼间已经在校园里度过了14个春秋。所谓春华秋实,十四年足够让白杨树苗长成廊柱,足够让稚嫩的声音变成同行者,而我也成为一个老教师。看着曾经的学生在各行各业落地开花,便找到了一份成就感。值此教师节,愿我们永葆教育初心,继续以智慧为灯,照亮更多年轻生命的旅程。 优秀教师 卢效坚 十四载城院岁月,见证学生成长,收获桃李芬芳。“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这正是我始终坚守的教育初心。教育是师生的双向奔赴,我愿用知识为学生点亮前行的灯塔,用爱与耐心陪伴他们成长。未来,我将砥砺前行,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优秀教师 王素娟 这是我过的第18个教师节,能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做一名人民教师我无比幸运,所以在日常重复的教学工作中从不懈怠,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教育是人影响人的过程,我用自身对专业的执着与对教学的热爱告诉我的学生们,努力勤勉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未来,我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继续深耕教学一线,钻研教育教学方法,用爱心与耐心陪伴学生成长,为培养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优秀教师 吴蕾 能够当选东莞城市学院优秀教师,我倍感光荣与自豪。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责任重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三尺讲台承载着我们的育人使命,一根粉笔书写着我们的执着追求。感谢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支持,感谢同学们的信任与鼓励。未来,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立足本职,潜心育人,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优秀教师 陈海华 获此“优秀教师”殊荣,我心中满是荣幸,更涌动着深切的感恩。这份荣誉绝非我一人之功,离不开学校为我们搭建的成长平台,离不开院系团队在教学科研中给予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每一位学生——是他们眼中的求知热情,让课堂迸发思想碰撞的活力,也让我的教学之路充满动力。这份肯定是激励,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沉甸甸责任。今后,我将继续深耕思政课堂、潜心思政理论研究,用心倾听学子心声,以初心育桃李,以匠心传薪火。最后,祝各位同仁教师节快乐,愿我们携手笃行,共筑育人之路! 优秀教师 耿玉成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三尺讲台,以专业传递知识,用耐心陪伴成长。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初心,为学生的会计梦想助力,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值此教师节,感恩每一份信任与支持,也祝愿全体教师同仁节日快乐,桃李芬芳,初心永驻! 优秀教师 张源 在这个感恩与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教师节。作为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愿我们始终以匠心守护教育初心,用知识照亮学子前路,用温暖陪伴成长旅程。也感谢同学们的选择与信任,让我们携手同行,共铸辉煌。祝所有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桃李芬芳! 优秀教师 胡娉婷 师者的幸福从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从迷茫到笃定,看着知识在交流里长出力量。今天,愿和所有坚守讲台的同仁道声 “节日快乐”,也想对每一位追光的学子说:你们的成长,便是我们最珍贵的 “教师节礼物”。未来,我仍会带着这份热忱,陪大家继续在求知路上慢慢走、深深学。 优秀教师 李佩蒽 在这致敬师者的日子里,祝各位同仁教师节快乐!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我深知讲台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审美与创意的点燃。 我愿以画笔为媒、以设计为桥,带学生探索非遗里的东方美学,解锁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将灵感落地为作品的潜能。每一次草图的打磨、方案的修改、思维的碰撞,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创作中找到自我,在设计里传递温度。 未来,我仍会坚守初心,与同仁携手,陪学子在艺术设计的世界里探索,让创意之花绽放!愿所有教师安康顺遂,愿艺术教育之路常新! 优秀教师 焦小英 在这教师节的温馨时刻,祝各位同仁节日快乐!作为思政教师,我们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信仰的播种者。愿我们以真理之光照亮学子心灵,用鲜活的思政课堂,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深植学生心中,激发他们为梦想拼搏、为家国担当的力量。每一次课堂的用心,都是在为学生的精神成长筑基;每一回对育人的执着,都是在期待青春之花向阳绽放。让我们携手,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深耕,引导学生在逐梦征程中坚定方向、勇毅前行。祝所有老师幸福安康,在教育之路上收获满满! 优秀教师 李奕 站在三尺讲台,看着台下眼底有光的学子,便知这份职业的意义。我们授的不只是法条里的权责、案例中的逻辑,更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守、对生活的温度 —— 就像在婚姻家庭法课堂上,我们谈财产分割,也谈家庭责任;论遗产继承,也论亲情重量。 今天收到的每一句祝福,都化作继续前行的力量。愿以微光,引更多青年怀揣法治信仰,在逐梦路上步履铿锵。祝所有同行节日快乐,也愿我们始终记得:师者的荣光,永远在学生成长的笑容里。 一方书桌 三尺讲台 是你们 在知识的海洋里 用智慧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是你们 在我们迷茫的时刻用温暖的鼓励 让我们找回自信 是你们 用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让我们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09/10 2025
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日程表
昨日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关于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日程表 一起来看看吧 希望各位考生都能成功上岸 去到自己心仪的大学 同时也期待 今年九月 能与你相约城院
07/08 2025
东莞城市学院2025年通过全国联招考试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学校名称:东莞城市学院 学校国标代码:13844 学校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邮编:523419 办学层次:本科 办学性质: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类型:全日制 学校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一、学校概况 东莞城市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始建于2004年,原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21年转设并更名为东莞城市学院。20余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务实,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深耕东莞、面向湾区、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入学途径 参加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以下简称“全国联招”),报读东莞城市学院。具体报名条件、报名方式、报名资格审核及考试安排详见《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https://eea.gd.gov.cn/lhzs/content/post_4654869.html)。 三、招生计划及类别 (一)招生计划:东莞城市学院2025年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30人。 (二)计划类别:本科普通类、本科艺术类。 四、招生专业 普通类、艺术类招生专业详见下表。 五、志愿填报 (一)6月27日9:00至6月30日15:00,考生可填报、保存、修改、确认、取消确认志愿; (二)6月30日15:00至17:00,考生只可确认志愿,未填报保存志愿的不能再填报,已确认的不能再取消修改。 (三)填报志愿前,考生应在报名系统首页认真阅读招生专业目录,了解高校基本情况、招生专业等事项。 (四)志愿填报采取平行志愿方式。考生可填报10所高校本科志愿,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是否服从调剂选项。 (五)今年继续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系统,填写、保存并确认本人志愿信息,只保存志愿信息但未确认的志愿信息无效。 (六)已在网上确认的志愿,考生可以有两次取消志愿确认、再修改并重新确认的机会,取消志愿确认时须使用报名邮箱接收的验证码进行验证。取消志愿确认后,无论是否重新修改,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再次进行网上确认,否则志愿无效。 (七)考生填报志愿前须仔细阅读系统首页的填报志愿须知及流程,由本人亲自填报,不得将账号密码交予他人或机构代报。 六、录取安排 (一)录取工作将于7月1日开始,7月7日至8日安排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本科院校征集志愿,7月10日完成所有录取。 (二)考生可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结果。本科批次未被录取的线上考生请留意官网征集志愿公告。 (三)高校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志愿及本校招生计划、录取要求,在联招办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择优录取新生。高校须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联招办核准后办理录取手续,向考生寄送加盖本校公章的新生录取通知书。 (四)被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须在当年7月15日至9月30日登录报名系统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三下学期的成绩单。高中毕业证书(证明)核验作为入学后新生复查的内容,由高校按有关规定进行。 七、新生报到 新生凭录取通知书按我校规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到校办理报到等手续。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与本校本年度同类专业入学新生收费标准一致。新生入学后,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和新生入学复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商转其他专业。新生所持证件必须在有效期限之内。 八、学历学位 凡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本科生,在允许的修业期限内获得规定的学分,达到本科毕业生基本要求时,凖予毕业并颁发东莞城市学院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东莞城市学院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九、其他 (一)考生可在报名系统查询考试成绩和录取情况,下载电子成绩证书。可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https://www.gatzs.com.cn)上查询有关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及高校信息。 (二)学生在校期间,高校按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进行管理。学生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享受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高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同等待遇。 (三)具体报名、打印准考证、公布成绩、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请留意联招办和报考点公告。 十、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一号东莞城市学院行政楼109招生办公室 招生热线:0769-23382108 何老师 联系人:国际交流合作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梁老师(0769-23382891) 电子邮箱:geco@dgcu.edu.cn 学校网址:https://www.dgcu.edu.cn
06/27 2025
2025年东莞城市学院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计划数公布!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以下简称全国联招)入学考试成绩将于6月18日公布。现将考试成绩查询,网上填报志愿及录取安排、最低录取分数线、招生计划数通知如下: 6月18日10:00起,考生可通过以下2种方式查询考试成绩: (一)官微查询 考生关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ID:gdsksy),底部选择“小程序”栏,点击进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小程序,即可查询考试成绩。 (二)网上报名系统查询 考生可登录全国联招管理系统考生端(以下简称系统)查询本人考试成绩,网址为:http://www.eeagd.edu.cn/lzks/。 三、网上填报志愿安排 (一)招生院校及专业信息查询 即日起,考生可在系统登录页面左侧的“招生院校及专业查询”栏目查看今年全国联招所有招生院校的招生信息。考生可选择院校所在地、批次、计划类别、招生科类,筛选相关院校的招生信息,快速、有针对性地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院校的招生信息。 (二)填报志愿时间 2.6月30日15:00至17:00,考生只可确认志愿,未填报保存志愿的不能再填报,已确认的不能再取消修改。 (三)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2.已在网上确认的志愿,考生可以有两次取消志愿确认、再修改并重新确认的机会,取消志愿确认时须使用报名邮箱接收的验证码进行验证。取消志愿确认后,无论是否重新修改,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再次进行网上确认,否则志愿无效。 四、录取安排 (一)时间 录取工作将于7月1日开始,7月7日至8日安排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本科院校征集志愿,7月10日完成所有录取。 (二)注意事项 考生可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结果。本科批次未被录取的线上考生请留意官网征集志愿公告。 二、预科批次 预科院校:文史类410分、理工类440分(其中,暨南大学文史类490分、理工类540分)。
06/18 2025
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
经研究决定,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含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考核)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如下: 一、普通专升本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 (一)普通考生(按专业基础课分类) 大学语文(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20分/90分 经济学(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10分/65分 民法(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30分/ 100分 教育理论(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25分/105分 高等数学(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05分/70分 生态学基础(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20分/ 90分 生理学(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30分/ 100分 管理学(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10分/70分 艺术概论(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20分/ 100分 三科总分为2门公共课+1门专业基础课(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为1门公共课+1门专业基础课+1门专业课,下同)。 (二)职教师资类 职教师资类最低控制分数线参照普通考生最低控制分数线执行。 (三)原建档立卡考生(按专业基础课分类) 大学语文(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10分/80分 经济学(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00分/60分 民法(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20分/90分 教育理论(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15分/95分 高等数学(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95分/60分 生态学基础(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10分/80分 生理学(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20分/90分 管理学(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00分/60分 艺术概论(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110分/90分 各有关高等学校在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上,依据实际招生计划总数,按考生四科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考生。 二、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考核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 普通高等学校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考核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统考2科总分)为70分(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为1门院校自命题专业课+1门专业基础课),其中专业基础课考高等数学的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统考2科总分)为60分。
05/10 2025
城院新增本科专业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校2024年度申请增设的“音乐学”“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 专业介绍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培养系统掌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国际商务规则和跨境电商运营流程,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跨境商务活动,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诚信品质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就业方向 毕业后,所培养人才可在跨境电商企业、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服务企业等从事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独立站运营、海外社交媒体营销、跨境电商品牌营销、跨境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数据分析以及跨境电商合规等岗位。 二、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管理学 (二)主要课程: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跨境电商数据分析、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商物流、跨境电商法律法规、跨境电商支付与结算、跨境直播实训、ERP沙盘模拟、跨境电商全流程模拟等。 核心课程: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跨境电商数据分析、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商物流、跨境电商法律法规、跨境电商支付与结算。 跨境电商专业现有教授5人(含其他正高级),副教授6人,讲师7人,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研究领域涵盖经济学、数字贸易、大数据分析、金融学、电子商务、人工智能、产业经济、工商管理等。 三、师资力量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依托商学院现有教职工205人,其中专任教师173人,教授16人,副教授40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的教师54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广东省优秀民办教师1人、东莞市优秀教师4人。学院柔性引进知名学者3名,并聘请澳门城市大学、澳门圣若瑟大学、暨南大学等境内外名校知名学者以及优秀企业家40余人为客座教授。 四、实践条件 商学院实训室拥有跨境电商实训平台、跨境电商教学平台、智盛智慧金融实验教学云平台、网络营销实训平台、电子商务创业系统、智盛金融投资实战平台等多种专业教学系统软件,并配备一流的多媒体教学设施。 商学院与东莞各大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已与阿里巴巴国际站、宏远集团、广东多谷、东莞在一起、慕尚集团、大洋科技、东莞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中国平安、平安证券、北部湾财险、中国人保、中国财保、太平洋保险、鼎盛集团、深圳智盛、百达连新、新思维市场研究等三十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拓宽了办学渠道,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学院与实习单位均签订了详细的实习基地建设协议,明晰了双方各自职责, 为学生进入单位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专业介绍 音乐学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围绕“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聚焦音乐教育领域核心需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音乐素养、娴熟教学技能、创新教育思维、良好沟通能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通过系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掌握音乐教学与表演技能,具备音乐实践与编排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事业输送“能教、会演、善创”的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 一、就业方向 毕业后,所培养人才可在中小学、艺术培训机构、文化馆站、音乐教育机构等领域从事音乐教学与管理工作,也可在文化艺术团体、演艺公司、媒体等单位从事音乐表演、创作与编排工作。 二、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二)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形体训练、合唱训练、声乐、器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写作与现代技术应用、钢琴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音乐教学法等。 (三)核心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合唱训练、声乐、器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 三、师资力量 音乐学专业依托新传媒与艺术学院共有师资76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32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的教师8人。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研究领域涵盖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与舞蹈关系、新媒体技术与音乐创作等。 四、实践条件 校内实训:本专业拥有完善的校内实训设施,包括音乐厅、排练厅、录音棚、数码钢琴教室,琴房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校外合作:本专业与多家中小学、艺术培训机构、文化馆站等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渠道。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音乐教育行业的实际需求,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映月湖畔好读书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东莞城市学院一直在路上 期待今年九月 能与您在城院相遇 ——东莞城市学院出品—— 编辑 | 梁善语 资料来源 | 商学院 新传媒与艺术学院 图片 | 网络摄影部 商学院 新传媒与艺术学院 校对 | 吴锦鹏 聂振明 谭芬 陈煜丽 审核 | 刘鹤鹤 李钰 陈晓萍 叶云峰
04/28 2025
缴费须知|今日起,我校开通专升本退役士兵考试缴费通道!
一、缴费时间 二、缴费流程 关注公众号 02 点击需缴费用 点击校外 输入信息后点击绑定 跳转上一页面,点击需缴费用 07 综合考查考试大纲 编辑 | 官微运营部 审核 | 何钊威 陈晓萍 叶云峰 余竹根 图文由东莞城市学院品牌与招生部编辑整理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工作人员取得授权
03/25 2025
在线留言,获取更多相关资讯